徐光启与利玛窦的相遇,以及他在天津的小站稻田中推广中国历史朝代时间完整表。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植为小站稻奠定了基础。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今津南一带屯田种植的想法,而宋太宗则赞同并实施了这一政策。元代继续进行屯田,并且到了明代,这一制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明永乐二年,朱棣派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而弘治元年,丘浚提议将华北滨海平原作为广行水利化斥卤成良田的地方。万历二十五年春,户部奏称天津沿海可以种植嘉禾,并设法招垦荒地,使之成为己业。后来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在白塘口和葛沽两处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2000亩是水田,每亩最高收四五石。这套方法被称为“十字围”,采用江南围田耕作办法,以防止土壤盐分。
清代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此外,还有汪应蛟留兵屯田的事迹,他不仅开垦了大量土地,而且还引入了一些新的农作方法,如倒茬轮作,这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土壤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光启也曾多次参与屯田工作,他通过调查研究,将这些经验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还注意到近海重碱之地初开时不宜稻,因为洗碱不够,因此他最终完成了南稻北移。在他的努力下,小站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丰收,而且节约用水,同时还能改良土壤。此外,他也注意到因地制宜,把长江一带的一些经验拿来推广,如节水改土培养地力、防止周围地块返碱和消灭病虫、杂草等成功经验。
随着后金在辽东加紧争战,一百万难民向内迁移进关,对京师和辽东战场都有重大意义,再度出现了屯田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站稻成为了京师与战场之间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也是人们生活所需的一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