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国祚之所以能够延续至八百余年,首先得归功于西周初年的家武王和周公制定的制度设计。相比之下,夏商两代仅是中国王权的初创时代,其统治模式是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方国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周能够从小邦中消灭大邑商,是因为这种松散的方国体制为其提供了机遇。
西周采取宗法分封制,将全国领土通过分封联系起来,使诸侯国家与周天子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利关系。这一制度对政权巩固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井田制作为连接天子与诸侯经济纽带,对巩固王权也有所助益。
第二个原因是周公制礼作乐,为维持长久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夏商旧制基础上修正,并推行了一套完整的西周礼乐制度,从天子到庶民都必须遵守。这不仅加强了整个社会对于王朝合法性的认同,而且成为文化共识,无疑有助于加强国家凝聚力。
第三点是在东方区域建立军事存在,为迁都奠定基础。为了防止东部地区反抗,他营建了洛邑,即成周,这为后来的迁都提供了缓冲空间。当犬戎攻破镐京时, 周王室得以东迁继续延续国祚。
最后,由于虚君现象,即使是弱小的皇帝也能稳定地执掌中央政权,而诸侯们又由于拥有很大的自治权限,没有人愿意轻易挑战中央,这样的系统实际上更有利于保持长期稳定。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便当时外界认为“尊王攘夷”会受到欢迎,但即便楚国想主导局面,也会遭致其他诸侯联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