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一个出生于小商人家庭的年轻人,其父亲吴锐不仅乐观豁达,而且深知世事无常,因此对儿子取名承恩,字汝忠。这个名字寄托着父亲对于儿子的期望,即将来能做大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为流芳百世的忠臣。
从小,吴承恩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好学。他能够在两三岁时读诗,在六岁时就进入私塾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四书五经”的兴趣逐渐转移,而是倾心于神仙鬼怪、狐妖猴精等奇异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使他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心理准备,为日后的《西游记》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的个性狂放不羁,对于传统社会的地位和道德规范持有怀疑态度,这与他的父母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冲突。在20岁时,他结婚后虽然努力重新拾起“四书五经”,并取得科举生的资格,但最终因科场失利而感到挫败。父亲去世后,他继续努力,但第二次科举考试仍未成功。这一连串的挫折使他更加质疑封建制度,并开始通过志怪小说表达内心的不满。
在生活上的困顿中,吴承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需要应付全家人的开支,却没有能力顶门立户或养家活口的手段。这些生活上的艰辛并没有削弱他的文学热情,而是在这过程中,他写下了不朽之作《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