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历朝反复演绎国本之争的沉浮史

0

明朝国本之争,两派皇室成员各自拥立朱常洛与朱常洵为太子,以此争夺帝位。按明制长子继承,多数大臣支持朱常洛,但明神宗偏爱郑贵妃所生的朱常洵,并计划立其为太子。然而,这遭到了大臣和慈圣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导致国本之争持续十几年,最终以明仁宗妥协收场。

流言传开指出神宗与郑贵妃曾在大高玄殿祷神盟誓,将密誓御书封缄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这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引发重大的危机。朝中大臣受流言影响,上疏建议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大臣们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积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矛头直指郑贵妃。

申时行于万历十四年首辅上疏,举例英宗二岁、孝宗六岁被立为皇太子的例证,再次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神宗推托称皇长子的年龄尚小,不愿将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生的儿子立为合法继承人,便以此推脱过去。

当王恭妃未受封,而朱常洵刚出生,被封为皇贵妃,大臣们怀疑万历要废长立幼,他们不愿因对此事让步而被记入史册,让后世觉得无忠君爱国之人。

随着事件发展,一些官员如姜应麟、沈璟等人的奏折激烈措辞,让神宗激怒,将奏折扔在地上,对宦官说:“册封贵妃非东宫起见,我何必让科臣讪朕!”遂降旨贬姜应麟职务,同时也表达了即使如此,也会依照顺序来决定谁是下一任帝位的人选。

尽管如此,大臣们仍然坚持要求册立朱常洛,并于万历十八年集体请求册立。而申时行虽力主等待适当时间,但最终因为他的态度被认为过于迁就,最终辞职返家。随着这种情况的不断发生,大臣们开始更加直接地向外廷传递关于明神宗私生活放纵以及忽视国家事务的情况,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

最后,在大学士王锡爵的一次密奏中,他建议将三兄弟分别封王,然后再择其中善者作为新任帝位继承人。这一提议虽然带有阿谀色彩,但却触动了许多人的隐忧,因为这暗示着之前宣布的嫡系血统可能并不成立,因此引发了一场新的政治风波,最终迫使明神宗收回这一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哪一方,都无法完全占据优势,最终导致了一个既没有完全解决,又留下深远影响的问题——国本之争。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