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元朝历史最值得借鉴的是什么国本之争的反复事件过程

0

明朝国本之争的复杂历程: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争夺太子位置

在明朝,国本之争是指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的事件。根据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数大臣支持皇长子的继承权,但明神宗却偏爱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甚至有意立其为太子,这遭到了大臣和慈圣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因此,国本之争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最终以明仁宗的妥协收场。

据说,有流言称神宗与郑贵妃曾在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这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对国家造成重大危机。大臣们受到影响,上疏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并批评后宫干政,矛头直指郑贵妃。

事实上,在万历十四年首辅申时行已经上疏列举前代例证,如英宗两岁、孝宗六岁被立为皇太子的情况,再次要求册立皇长子。但神宗推托理由,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喜欢王恭妃所生的儿子的身份,一方面是因为他更倾心于郑贵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对此事愈发焦虑,他们担忧如果让步,将被后世认为无忠君爱国之人。在这期间,有几个敢于提议册立东宫的人士遭到贬官或处罚,而申时行因激怒神宗而辞职返家。

尽管如此,大臣们仍然坚持要求冊立長子的主張,並於萬曆十八年集體請求冊立,但每次都被推延至未來某個時候。而當首輔申時行與眾大臣聯名上疏反對時,被迫辭職歸鄉。隨著情況越發嚴重,大臣們更加強烈地提出他們的看法,這使得國本之爭成為了一場對於權力的鬥爭,以及對於後宮勢力影響的批判。

最後,在萬曆二十一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大學士王锡爵向天帝奏出一個奇怪主意,即將三位兄弟——長男、第三男和第五男同時封為王,以後再從中選擇適合者為新任帝。在這樣的情形下,不僅引起了公众哗然,也間接地削弱了最初兩方爭取者的正統性,使得最終沒有任何一方能勝出。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