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第二个是谁十字围徐光启小站稻图

0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除了著名的利玛窦与徐光启,还有一个名字被广泛传颂,那就是小站稻。这一地区不仅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也是天津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小站稻种植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宋、辽时期,当时的沧州节度副使何承矩就提出了“缘边屯田”的概念,这一理念得到了宋太宗的支持,并由何承矩亲自负责实施。在元代,一直沿海口附近也继续进行了屯田种植。

明代则见证了这一技术得到了更大发展。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派遣功臣亲兵大量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而弘治元年(1488年),丘浚又提出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而为良田。此后,在万历二十五年的春季,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关于天津开垦事宜,其中包括将环海荒地开发并允许军民各自备工本尽力开种,以官印照作为奖励,只要三年后方可收税。

转眼间,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他注意到葛沽和白塘口等地的大量荒废土地。当地人告诉他这些土地因为含盐,不适合耕作。但汪认为只要解决水利问题,就能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他在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和葛沽两处组织民众进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2000亩是水田,每亩最高产出四五石。此后,这片区域陆续被开发开放。他们采用江南围田耕作方法,用“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高”十个字命名,被称为“十字围”。

围田的布局设计精妙:“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深广各一丈五尺”,四面筑堤以防止洪涝,“堤高厚各七尺”。此外,他们还设立中间沟渠,使之条分缕析。“十字围”均建于海河右岸。周边主干渠挖至5米深,便于排涝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分,同时利用每日两次潮汐引入灌溉排放尾水,从而减少土壤盐碱性质,使其适宜低洼且地表水丰富的地带施以稻作。

清代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此法对天津后来的小站稻种植起到了关键作用。

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因修订历书遭致朝臣不满,所以来到天津避难。在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的期间内,他先后四次参与屯田工作,并对其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在最初抵达时,大面积稻田荒废,但他通过引入优良南方 稻 种及采用封闭式培育法成功改善了土壤条件,最终实现了高产收获,并推广了一套新的轮作制度,即棉花一年及粮食一年,以促进土壤肥力的增强和病虫害控制。此外,他还研究改造盐碱土,对因地制宜施用不同的肥料持有重要见解。他分析说,由于靠近大海的地方初期并不适合直接种植稻谷,因为洗去过多残留物质需要时间,而不是简单的一劳永逸的事务。在万历45年(1617),他终于完成了将南方植物引入北方的大规模试验工作。

随着战乱不断加剧,大批难民涌向京城,此时再次出现了一股新兴的心愿——重新开展屯 田活动。当张慎言上奏朝廷建议在静海等地区展开屯 田计划,其结果显著成功。不久之后卢观象开始整顿该地区,将荒芜未曾使用过的地块改造成良好的耕地,再结合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让这个区域成为生产力的新热点之一。这段历史上的探索尝试,为我们展示出如何通过创新的农业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是现代农业改革的一个前瞳视镜。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