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成祖这个称号,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那就是朱棣,但对于明太宗这个称号,或许就有很多人感到好奇,明太宗是谁?好像并没有被广泛传颂。实际上,明太宗最初确实存在,只不过在历史的传承中经历了变迁,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明太宗。事实上,明太宗正是朱棣,他去世后,被赐予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为太宗,其陵寝长陵。
在《明实录》中,并不存在《成祖实录》,而是记录了朱棣的作为,是被称作《太宗实录》的。这意味着,当我们查阅有关朱棣的历史资料时,要查看的是以他的庙号命名的那部分内容。
既然朱棣的庙号原本为明太宗,为何现在几乎无人提及,而普遍将他称作成祖呢?这是因为后来的一位皇帝——嘉靖皇帝(即当时的朱厚熜)改变了这一点。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适应自己的政治需要,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对往昔的事情进行更改。
嘉靖皇帝本身是一个堂兄弟,与前任皇帝相继登基,因此他的地位和权力并不稳固。在接替前任未能留下子嗣的情况下,他通过兄终弟及制度获得了宝座。此外,由于他从小未接受过大臣们教育,所以认为作为君主应该独断专行,不必与臣子商议,这种想法和行为最终导致了大礼议之争。
这场争议涉及到是否让新君改认父母,以此来改变自己与前任君主之间关系,从堂兄弟变为亲兄弟。杨廷和、毛澄等人的反对意见表面上看是在讨论亲缘关系,但实际上则是一场权力斗争。如果嘉靖不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无法有效管理这些大臣。而嘉靖之所以坚持己见,也不是单纯为了家族荣誉,而是出于维护个人权力的考虑。
经过三年激烈的争执,最终杨廷和因病辞职,大礼议得以平息,宣告嘉靖胜利。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确立自己的地位以及世系变化,嘉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尊崇其生母,并且在1538年更改父亲的谥号,以及更改自身所居庙宇名称,使自己显得更加合法化,并且让同样发生世系变化的人物——即由堂弟转换成为亲兄长的人物——也跟随着进行调整,使得原来被尊称为“儿子的”人物(即早期已故皇帝),现在又成了“哥哥”。
自此以后,“清算”的结果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即人们开始将原来的“儿子”(或曰:“儿孙”)直接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或母亲,从而使得曾经叫做“儿子的”那个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父亲。而这样一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时间竟然似乎从没听说过曾经那个孩子般的小伙子如何逐渐成为一个伟大的统治者——一个真正的大哥或者说:父亲!
因此,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因为这些后续动作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史学界对于当初那些事件再次重新审视,同时也对那些名字给出了新的解释。当人们回顾过去,他们通常不会去追溯到最原始的地方,而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关注那些事情如何演进,最终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地貌。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疑,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观念、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认同感,所以尽管所有这些都是基于相同的事实基础,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根据自身特有的视角去解读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