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海禁中国两百年沉默的潮流之堤世界风潮留不住

0

艾跃进:明朝海禁长达两百余年,是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沉默与落后的重要原因。自明朝初期开始,海禁政策持续推行至后期,再次实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而长期的海禁时期。这种严格的封锁措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标志着国民走向自满和闭塞,也是我们落后于时代潮流的起点。

朱元璋继位后,对商业活动持怀疑态度,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统治理念的一部分,并制定了前所未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海禁政策自然成为了他的执政理念的一部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将周边国家划为“不征之国”,禁止子孙后代轻率出兵,以免无谓消耗国力。此外,“片甲不得下海”的规定直接切断了沿岸居民生计,从而导致违法出海事件频发。

面对此类情况,朱元璋不断发布更为严格的海禁命令,每隔几年都会在《明实录》和《国权》中强调其决心,如洪武十四、十七、二十、二十三年、二十七及三十年都有过这样的声明。这一连串的命令贯穿整个明朝历史,最终使得明朝遭受200多年的封锁,这种罕见且长久的情形给予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这段时间内人民只能通过非法手段出海,一些人被迫沦为盗匪。而当时每年花费大量金银购买外国国家的“平安”体现出的虚伪与投机,使得利玛窦等西方人误解这些贸易行为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向其他国家支付 tributary,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贸易交流。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阻碍了经济发展,还削弱了文化交流,为我们的科学技术创新埋下隐患。在此之前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但随着 明朝期间逐渐放弃海外探险和交往,我们失去了了解世界局势并进行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大好机会。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正积极开辟新航路扩展殖民地,同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正在兴起,而我们则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社会,只有苏杭地区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但因内部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个个层面的深入探究中,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其实都是由一系列细微调整所引发。一言以蔽之,即便是最小的小变革也能带来巨大的转变,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步伐更加适应时代节奏,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那不断变化的地球村中去。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