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眼光下,皇帝不仅是一种职位,更是一份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极高,因此,能够干好的人不多,而那些庸碌无为或严重背离职业目标、破坏职业形象的人则更多。因此,对于皇帝的职业教育也成了一大问题。
诸如四书五经等文化基础课当然有其名家硕儒担当,但是实践环节却比较麻烦,总不能让老皇退位三天给预备役皇帝进行专业实践吧?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有一位皇帝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编写当皇帝的职业案例,以古为鉴,学习如何干好这个职责。
明代宗朱祁钰就是这样做的。他编了一本《历代君鉴》,这本书实际上是由明宣宗宣德五年的探花、修撰官林文等臣僚于景泰四年(1453年)预修而成。代宗皇帝应该是个招标人和验收者的角色,只不过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本书最后署名权归了他而已。在职的皇帝编当自己看,似乎有些奇怪——虽然按活到老学到老的俗语来类推, royal to death, learn to death 也说得通。不过说起来,这位代宗皇帝确实有点特殊。
明代宗朱祁钰,就是任用于谦保卫北京,他经历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的大事件。当时他是宣宗第二子,被封为郕王。但他的生母成分不好,从小长于宫外,没有接受过当皇后的训练。但是在土木堡之战中英宗被俘后,他接过了监国的大 Responsibility,在次年改元景泰。
这位景泰太祖虽然仓促之间接过了最高职务,却似乎挺想干好这份工作。他重用忠义之士回朝堂。在当上太祖第五个月,他就下令编成了《历代君鉴》这本速成教材。这本书完成后,这位太祖挺满意,这从他将参与编修的人物升官可见。这时候的太祖还不知道,再过四年他就要经受大哥英宗复辟的大难险阻。编成《历代君鉴》来加强个人技能与修养,这位景泰太祖多少有干一行爱一行良好的愿望。
《历代君鉴》的篇幅浩大共五十卷,每卷又有若干个代表性的故事,将一个一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迹讲下来。如此浩大的篇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只能走捷径,所以它实际上是根据“royal career education”的需要,从现成史传中摘抄编辑而成,比如讲宋仁宗的事迹,就主要摘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每一位历史上的领导人的行为之前,还特意标注“善可为法”,提醒他们:“好的榜样可以作为模仿对象,不好的则应当避免。”结束处,则以“史臣赞曰”、“史臣论曰”附上史家的定论。此乃典型的一本针对领导这一岗位人员所需学习的情况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