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社会中,衙门前设置的鼓最初并非用来鸣冤,而是作为县太爷下班的信号,类似于现代人的下班铃。到了明清时期,这种鼓才被用于紧急情况下百姓无法及时写诉状而发出的求助声。然而,在没有检察制度的情况下,官员如何审理案件?老百姓又是如何寻求司法救济呢?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缺乏检察院这样的法律监督机构,对于重大犯罪案件和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等问题,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官员如何处理案件?老百姓又是怎样进行诉讼的呢?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击鼓鸣冤的情节,但实际上,这种情景并不总是正确反映了古代打官司的情况。事实上,当时报案通常直接向衙门递交诉状。而“击鼓鸣冤”或称为登闻鼓,是指在正常程序得不到解决的大型冤情通过特别方式向高层官方或权贵申诉。
在清朝,有明确规定,只能通过击鼓来表达不满,不允许拦车辩解。在咸丰年间,一位妇女因为减免粮租而阻止皇帝行进,被判罪流放边疆。这一事件显示了当时报案并非轻易可行。
古时候开堂升堂,即相当于现代法庭开庭,而县令则扮演着法官角色。不仅如此,用刑也是合法手段之一,以获取口供。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再使用这些手段进行调查。
法院会公开审理大多数案件,并允许公众旁听。不过不同的是,当地人情、关系及文化也会影响判决。此外,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满,可以向分巡道或者知府提出上诉,那么便有了一定的“检察”、“监督”进入司法程序。在没有检查制度之前,这些角色由分巡道和知府担任。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检察制度始自1906年,当年的慈禧太后派遣要员赴日本和欧美考察新式宪政体制,最终导致了《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的颁布,从而引入了西方-style 的检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