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3:如果明朝不分兵,萨尔浒之战能赢吗?揭秘当时的战略与败因
说到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很多人可能对此知之甚少,但对于了解的人来说,这场战争同样充满了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让我们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那么,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明朝没有采取分兵策略,而是采用合并部队一举歼敌的方式,那么萨尔浒之战是否能够取得胜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如果明军没有分兵,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努尔哈赤误解明军虚实,提前撤退,让疲惫的明军无力追击,最终草草收兵回去。这也许是个比较乐观的情景;另一种可能性是,即使伤亡不会像历史上的那样惨烈,但交换比例仍然会非常糟糕。
换句话说,不采取分兵策略并不一定是导致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为什么 明军会选择采取这种策略。这涉及到了 明军装备和作战特点的问题。
到了十七世纪末期, 明军装备上火器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使用了一些如车辆等新型武器。但同时,这样的发展也带来了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骑兵数量有限、火器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分兵反而成为了一个稳妥选择,用各个方向发起攻击,以遥相呼应对拥有良好机动性的努尔哈赤进行压制,然后在最后合并部队消灭对方。这本身就是 明军常用的打法。
甚至,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万历年间几次重要战争中的作战风格,就更容易发现 分合一体 的战斗是一种常见手段。例如,在蔚山会战中,由于杨镐等人的指挥失误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一个基本原则,并没有错。而平定杨应龙的播州大战以及平定青海蒙古叛乱的大松山之役,都通过分兵钳制模式成功消灭了敌人。
既然如此,那么 明朝真正失败的是什么呢?核心原因在于,当时大臣们并不承认,却真实且残酷:参加萨尔浒之前,大部分士气已经低落,无力取得胜利了。
要了解这一点,还需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装备问题。众所周知,当时火器配备非常普遍,但是想要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质量可靠,而这方面情况很差。大多数边防部队都有多年的旧装未更新。而且京营鸟铳很多都已损坏,有些挡板朽烂掉,这就是大清时代初期的大明国防形象!
比这更令人震惊的是训练水平问题。大部分士卒缺乏战斗经验,而且即便是在演习中,也缺乏协同作业能力。而这些都是过去改革期间所建立起来的一套制度所保证的一切,如今却被忽视了。此外,对于火器这样的“高科技”武器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协同作业来确保战斗力的有效性。但正是在万历后期,这一切似乎都变得荒废无用。
因此,只要看一下开战前奏折,就知道集结九万人的萨尔浒参戦部队,其中两万人根本没经历过任何实际战斗。如果不是这样,他们或许还能做出一些改变。但现在他们只是乌合之众,没有任何准备或经验。
所以说,最终败因其实就在于参与该事件的人,是一支经过至少十年闲置、技术陈旧、训练不足的地面力量。不论岳飞孙武韩信再生还,都难以扭转局势。
这件事又一次暴露出了万历皇帝晚年的失政:文官争斗连续不断而无法解决国家危机,与国防建设相关的事宜,则完全被忽视。这意味着保卫国家的大量精英士卒,被剥夺其正常运转的地方,并被迫担任其他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打赢那场战争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