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阅《宛署杂记》,发现第十七卷中记载的“字民风二”章节,详细记录了明代万历年间老北京方言的多种说法。原来以为这些表达是由满清北方带入北京的,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燕赵之地自有的独特用语,颇具研究价值。
父亲提到:“爹,还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大,一个是别(平声)—后两个方言谁记得?”父母在称呼儿子时使用“哥哥”,女儿时使用“姐姐”,这两词虽然存在,但作为父母直接称呼自己的孩子的用途,却逐渐消失了。
代替人说话被称作“挂搭僧”,这是因为在过去,当人们没有亲自出面而通过第三者传递信息时,便会被这样形容。这与现代社会中的网络语言相比,有着不同的语境和含义。若不诚实则被称为“溜达”,这一用法也随着时代变迁而悄然消失。
不理人的行为被形容为“臊不答的”,这在我的北方话中也有所体现。对于事情不上紧、无忧无虑的人,则可以形容为“疲不痴”。物品久新或过度修饰则会被讽刺为“曹”。
满杯水倒入器中极尽极致便是不再倒,即认为已经溜沿了。而我所熟知的北方还有一种表述方式——"浮溜浮溜",指的是某物或事物虽有但缺乏完善性。在头尾都不完整的情况下,被戏谑叫做"齐骨都";如果东西整齐划一却又显得有些呆板,那就可能会听别人开玩笑地叫做"零三八五"。
水桶通常被比喻成稍微充足的一点,而老鼠夜间活动的小声啃噬声音,则可以形容为"夜磨子”。关于这种描述,在北京是否还有其他相关习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