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袁凯朱元璋的眼中钉揭秘去故宫10大忌讳

0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因一念之转,甚至是无心之言,便触怒了当时的权势。明朝初年,御史袁凯,以其才华横溢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被任命为监察百官、规劝帝王的人选。然而,他与明太祖朱元璋之间却存在着不解和误会。

据《北窗琐语》记载,当年的徐达夫人谢氏,因臂力过人,在征战时立下赫赫战功,却在一次入宫探望马皇后时,不慎说出了一句“我家不如尔家”,意指皇宫阔绰。朱元璋听后,即生气,将徐达召至宫中饮酒,并趁机暗杀了谢氏。这一事件显示出朱元璋对亲近人的警惕性极高,对任何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人都不会手软。

同样地,袁凯也因为一次失言差点被朱元璋所杀。当时,一案牵涉众多人犯,依照朱元璋的想法,大多数人都将面临死刑。他决定让 袁凯将案情呈交给太子看,这是一个考验是否忠诚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袁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陛下您处置公度,而太子殿下则仁慈宽厚。”这一回答既保全了自身,又得到了太子的理解。

然而,这样的举动并未能逃脱朱元璋的怀疑,他认为 袁凯持两端,于是厌恶他,将其下狱。但是为了保全性命,袁凯开始装疯卖傻,最终以此方式化险为夷。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严格监控和评价。如果不能适应君主的心思,就有可能遭受最严重的惩罚。而对于那些想要生存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不得不采取各种策略来保护自己,从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心理游戏——去故宫10大忌讳中的“不要随便说话”、“不要随便行动”等,都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原则。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