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张岱明英宗凭什么叫英宗一位字里行间流淌着豪放与才情的文学巨匠一个历史上备受争议但又引

0

在这部新著中,史景迁以其独特的笔触勾勒出明末清初两大散文家的形象,他们是李渔和张岱。这两位文学巨匠以其洒脱不羁的个性和率真自然的文风,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佳作。正是在翻阅张岱《陶庵梦忆》时,我被他的才情所吸引,尤其是〈瘦马〉一节,那种豪放与自在,让我深受启发。

张岱出身显赫,其生活曾经无比奢华,但随着时代变迁,他不得不面对逆境。在他四十八岁那年,当“国破家亡”之际,他选择隐居山间,以布衣蔬食为生,即使到了断炊的地步,他依然能回顾往昔浮华生活,并将之记录于书中。即便在未死前,他已写下了自己惨淡的人生,如同隔世的情景。

书中的另一处描述是关于他的“不二斋”,一个高楼阁宇,有绿天、腊梅、图书四壁等,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他当时的富贵生活。然而,与此相比,最终他只能住进短檐危壁,只剩下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以及残书数帙,这样的转变简直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里。

最近,在某家书店,我意外发现了史景迁最新作品《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的中文版——《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由温洽溢翻译。此书让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它探讨了张岱的一生及其内心世界,以及他通过回忆和晚年的修史来确立自身价值的问题。我知道,史景迁对于历史研究有着自己的风格,因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他的观点。

果然,不论是在撰写方式还是引用的资料上,史景迁都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他没有使用什么特殊的手段,而是将大量资料巧妙地串联起来,将其解剖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体现在第一章开篇就提到的广场夜晚灯笼亮起的情景:“无虚日,便寓、便交际、便淫冶。”这一段文字来自《陶庵梦忆》的第四卷第二篇,是张岱描绘南京秦淮河畔端午节盛况的一个精彩镜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细节处理上的功力,也能窥见到作者如何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来反映人物内心状态。而这样的叙述手法,在传统的历史学著作中或许并不常见,但却让人印象深刻。

自读过史景迁的《王氏之死》以来,我对他的作品就怀有一定的期待,现在再次阅读有关张岱的话题,更是让我感到兴奋。在序言中,史景述说:“他(張賴)理解到只要有人追憶,就算過去也無需如煙霧一般消逝,所以決心盡力挽回對明朝歷史的一些記憶。”我想,如果没有先前的经历,再次阅读《陶庵夢憶》,可能会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共鸣。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