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一生为争夺帝位而不懈努力,尽管仁宗宣宗父子初意是宽恕他,但最终因他的反复无常和对他们的羞辱,他的命运被彻底决定。一次,在宣宗到访时,朱高煦企图羞辱他,还险些将宣宗推倒,这让宣宗愤怒至极。他命令侍卫用重达300斤的铜缸将朱高煦压住。面对束缚,朱高煦大叫起来,并力举铜缸试图攻击宣宗。宣宗震怒之下,下令武士用铜鼎活埋了他。
朱高煦(1380-1426年),明成祖第二子,其母文皇后徐氏,是北平燕王府所出的一员弟兄。在洪武十三年的岁月里,他诞生于那座繁华都市,在二十八岁时,被封为高阳郡王。随后在永乐二年,他获得汉王之位,并被赐予云南作为其领地,但当时的云南因偏远而显得荒凉无望,不愿意接受这份命运,便坚持不去,而成祖亦从中作梗。这一切发生在永乐十三年的春天,当时,成祖改变了他的封地,将其迁往青州(今山东青州)。然而,即便如此,一切并未能阻止朱高煦继续进行叛逆行径。他私自建立军队,不断掠夺财物,并且滥用国君的印玺和器物,这些行为昭然若揭地暴露了他对于臣子的背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永乐十四年来临之际,成祖终于无法再忍受他的反抗,便废去了他的官职,将其降为庶人。此后,他儿子们也相继遭遇厄运,最终全家都死于狱中。而对于这个人的历史评价,有学者如徐元文等人在《明史》中这样评论:“文皇少长习兵,以幽燕之地为根基,因建文孱弱之机,大举内向,以取四海之广。在即位之后,他以节俭著称,无论水旱灾害,都会及时上奏朝廷处理,无容私欲介入其中。他善任人才,让左右的人都能得到正确使用,使国家事务井然有序,同时展现出了雄厚的军事才能,就像古代开国皇帝一样。一路征讨,从漠北清除异己直至边疆安稳,每一步都伴随着胜利与荣耀。当到了晚年,由于威德影响深远、四方宾客日益增多,上述三十余个国家纷纷遣使进贡给明朝,其版图更加壮大,与汉唐相比更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因此,对于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彰显了一个时代人物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塑造历史形象,以及如何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走向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