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侗,隋炀帝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以俊美仪表和宽厚秉性著称。早年被封为越王。大业九年(613年),参与平定杨玄感的叛乱,并被授予高阳太守一职。随后,他留守东都,协助管理朝廷事务。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南巡时,命杨侗与其他几位大臣总管留守东都的事宜。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去世后,宇文化及篡夺皇位,并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皇帝。然而,这个新政权很快就遭到了各地官员和民众的反对,而李密等人也开始起兵反抗。
不久,宇文化及派使者招降李密,但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却突然死亡。这让洛阳陷入混乱中,无力应对不断增长的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能力的人物,如段达、元文都等,他们利用这一机会争取到更大的权力。
最终,在他们的策略下,大将军王世充掌握了朝政的大权。他通过一系列手段消除异己,最终自立为主宰。但就在他巅峰时刻,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忠于旧统治的人士试图恢复原有的秩序,他们计划暗杀王世充并重新拥立原来的皇帝——杨侗。
然而,这次阴谋败露,不仅计划者被杀,还导致更多人失去了希望。当时局更加紧张之后,不久之后,即便是这位曾经备受尊敬的“恭皇帝”也不得免于毒酒和缢杀的悲惨命运。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另一个新的历史篇章即将拉开帷幕。而永嘉之乱,则成为这一转折点的一个重要背景事件,它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以及政治斗争激烈无比的一切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