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佣简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
早年的历经历程
元丰八年(1085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
亲政后的发展
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将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罢免,并起用章惇、曾布等。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生平早期经历
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生于东京开封府,为宋神宗的第六子,其母为宫嫔朱氏。曾加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之衔,加封均国公。转任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
登基与权力斗争
元丰八年三月戊戌,大臣们前来觐见时,高太后夸赞皇子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当众宣读神宗诏书立赵佧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煦。此举结束了关于储君的问题。
即位之后,由于其年龄小,他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而大臣们则向高太后奏事,不向他禀报。这导致了他十七岁时对他们的怨恨和逆反心理增强。
教育与管教问题
尽管如此,在生活上,对他的管教也很严格。他需要照顾的小公主引发了宫中寻找乳母的事宜,这件事虽然是为了照顾小公主,但却引起了人们对于他的声色观念的怀疑。此外,他母亲朱氏遭受了一系列不公待遇的问题,也增加了他内心冲突和逆反心理。
党争频繁背景下:
无论是在高太后的垂帘时期还是在亲政后的年代,最活跃的人物似乎都是那些参与政治斗争的大臣们。大臣们之间支持变法与反对变法形成激烈的矛盾,他们成为这段历史中的主角,也演绎出一幕幕令人叹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