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的眼中,元朝末代皇帝留下的孙子——买的里八剌,是一枚被历史赋予特殊使命的棋子。明朝开国之君有三大遗憾,其中之一便是未能降服王保保,更不用提他对元朝太子的好奇与追求了。
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第二年,大军攻克了元朝的大都。逃亡中的元顺帝带着皇子、后妃们仓皇而去,而他的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在内蒙古抑郁而终,他的继承人爱猷识理达腊继承蒙古可汗,在北元史上称为昭宗。这位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就是那位被朱元璋所说的“未知下落”的人物。
当明军抓到了买的里八剌,这名得以幸存的少年,被送往南京,并在那里受到隆重款待。《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当时有大臣建议立即杀掉这名俘虏,以增强士气,但朱元璋并不同意。他不仅没有杀掉买的里八剌,还封他为崇礼侯,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心理接触和教育。
经过四年的生活,买的里八剌逐渐懂事,最终被送回蒙古。对于这一系列举动,有学者认为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战略布局。在30多年前,朱棣(也就是朱 元璋)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即希望通过汉人的教化来影响这个少年,将其培养成能够统领蒙古族的人物,以此间接实现征服蒙古的大业。而这些都是基于对未来的一种深远规划和思考。
然而关于买的里八剌之后的情况,由于缺乏确凿证据,现在仍旧存在争议。一部分史料记载他回到蒙古后继承汗位,而另一部分则无任何相关记录,或许因为改名或是在蒙古境内逝世。但无论如何,这段历史上的转折点,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伟大的帝王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融合,从而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限制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