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也是宋朝第十二位皇帝。他的生平简介如下: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母为成穆皇后郭氏,是宋孝宗赵昚的第三子。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出生于钱塘县。绍兴二十年(1150年),被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在父亲即位后,他被拜为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并封恭王。
乾道七年(1171年),他被立为皇太子。在父親駕崩後,由於宋孝宗對政事感到倦怠,所以打算禅位给儿子赵惇。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赵惇受父禅位登基,以次年的绍熙元년开始,其在位期间有革新之意,但“宫闱妒悍”和听信谗言导致后期荒废朝政,最终在五年的统治下,“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
在其个人生活中,李凤娘作为他的妻子,对他的影响极大。她不仅控制了朝廷的大权,还极尽夺权之能,用尽心机以谋取家族利益,为她的一家人争得高官厚禄,使得她的家族成为当时的权贵。而且,她对待其他妃嫔尤其残酷,不允许任何人与她争宠,只要发现有人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会用尽手段来除掉她们。
然而,这种专横跋扈最终也影响到了她的丈夫。他对外交政策上的失误和内忧外患,加上家庭中的困扰,使得他精神失常,最终导致了内禅事件,即将帝位于次子嘉王赵扩,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斗争和宫廷事件。
虽然最后他接受了内禅并退居太上皇,但这段时间的政治混乱和个人心理压力加剧了他的健康问题,最终导致了他的去世。他在寿康宫驾崩于庆元六年的八月辛卯日(1200 年 9 月 17 日),享壽五十四岁,被追尊为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并庙号称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