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成:清末水师提督,历史足迹如传统文化故事中英雄,如何评价这位将军事艺术与文人情怀融合的传奇人物?
陈化成,字业章,号莲峰,是福建同安县人。生于公元1776年,他以军功逐步升至福建水师提督。在鸦片战争爆发时,为加强江南防务,他被调任江南提督,最终在保卫吴淞要塞中壮烈殉国。
作为一位爱国将领,面对外敌侵扰,他坚决予以反击。在清朝末年,当局力弱而官员多有媚骨之心时,陈化成却表现出强硬态度,不仅严格驱逐走私英国战舰,还亲自带队巡逻,一旦发现走私活动,便立即处置。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禁烟工作期间,由于其刚正不阿,对英国走私活动造成重大影响。于是英国转向福建进行鸦片走私,但在陈化成的坚持下遭到严厉打击。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因增强江南防务,将老将林觉民调往江南改任江南提督。他整顿了吴淞炮台,并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完善了防御措施。当时士气低落,只有宝山吴淞地区依赖他坚守要塞,以军气鼓舞民心。而当英军攻来时,他誓死固守,最终壮烈牺牲。
历史上评价陈化成甚高,《清史稿》记载:“海疆战事起……专阃之臣忘身殉国,其义也”。人们写诗凭吊:“报国捐躯日……泪洒三军血。”
他的遗泽和忠诚激励后世,被誉为民族英雄。最大的贡献或许是坚守吴淞,为国家捐躯,这份爱国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