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刘伯温晚年惨剧左良玉清君侧悲歌

0

左良玉,明末名将,以武艺出身,字昆山。早年丧父,叔人抚养之,由于其英勇善战、机智多谋,被授予辽东车右营都司职位。在宁远兵变后被撤职,但在曹文诏援助四城时因功得复官,并被推荐为副将。随着农民起义军的风起云涌,他被调往前线,在陕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屡次交战,有胜有败。

崇祯九年(1636年),他与张献忠等农民军在河南偃师一带交锋中多次胜负参半,最终因“避贼”而遭责令戴罪自赎。崇祯十年(1637年),安庆告急,他正在南阳与农民军作战,未能及时前往支援,因此失去机会。崇祯十二年(1639年)再次与张献忠交锋,大败归来,因“轻进”致败而贬三秩。

然而杨嗣昌仍旧看重他的才华,将其拜为“平贼”将军。他在川陕交界的平利一带与张献忠遭遇,将后者的妻妾捕杀并斩首16名重要人物,加封“太子少保”。但左良玉对杨嗣昌怀恨在心,当两人共同作战时,他不仅袖手旁观,还故意无视杨嗣昌的命令,使得张献忠从容出川攻打襄阳,最终导致杨嗣昌受伤身亡。

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又一次失败,与李自成会战于朱仙镇大败退至襄阳,再度失去了宝贵的时间。此后,他渐渐病弱,不敢再次迎敌,最终病逝于途中。在南明弘光政权成立期间,他以清君侧之名向南京进军,却也最终因疾病过世。

左良玉的一生充满了争取和失落,每当他获得晋升或荣誉,就伴随着新的失败和挫折。他的人生轨迹犹如波浪般起伏,一度高峰,一度低谷,但总是无法达到真正的巅峰。而他的最后遗愿,即清除马士英,也未能达成,只是在临死前留下了一段悲剧性的历史篇章。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