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九江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被赋予了另一种称呼——江东。这个名称源自古人的视角,他们将长江以东地区称为“江东”,因为他们习惯用东方来指代左侧。从金陵到九江一段的长江,呈现出南北走向,这里曾是连接中原与吴国的重要渡口。因此,“江东”成为了一个象征着文化繁荣和经济富饶的地方。
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域名称也经历了变化。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被看作外界,因此那片土地被称作“外地”,简化为“江南”。由于其位于长江之东,又因位置关系,被又称为“ 江表”。到了晋朝和南朝时期,“ 江表”则更正式地被称作“ 江左”。
唐朝开元年间,将这一地区设立为专门管理区域——江南东道,而后来唐朝晚期,则更直接地把整个区域定名为“ 江南”。而在三国时期,这个辉煌而又复杂的大好河山,是孙吴政权统治下的领土,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尊稱為「大吴之地」或「孙吴之境」,同样归于那个伟大的名字——「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