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高迎祥以“闯王”之名崛起。他的故事始于崇祯元年(1628),在饥荒和苦难中,他揭竿而起,率部活动于延庆府。高迎祥曾经是一位贩马的商人,他善骑射,有着过人的膂力。
他与其他领袖如王嘉胤、王自用会合东渡山西,并成为三十六营的主要将领之一。在崇祯三年(1630)十一月,与李自成等部联合后,他们分道四击,一举攻克了多个州县。次年六月,王嘉胤被杀后,高迎祥继任领导职务,并继续扩大势力范围至河南、湖北、陕西和四川。
在崇祯五年(1632),明廷派遣军队对抗义军,但遭到失败。随后,高迎祥转战至四川,再次取得胜利。他还参与荥阳大会,被推为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之一。
然而,在崇祯九年(1636)的最后一年,其军队遭遇重创,被迫撤退。在黑水峪一役中,他被俘并最终被凌迟处死。这场悲剧标志着他七年的征途画上了句号,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结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