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沈束含冤十八年犹如元朝灭亡后皇室公主的悲剧 (图)

0

在明代的政府架构中,有一个言官体系。言官由御史与给事中两部分组成,御史供职于都察院,是朝廷的耳目,在都察院之外,还有一个与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相对应的建言、评价与监察系统,叫六科,给事中供职于六科。言官的官阶不高,但职责重要而神圣,其中首要职责是“规谏君主”,对皇帝与内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明嘉靖帝

言官鲜有善终

明代言官的数量很大,影响也很大,在规谏君主、权奸方面起到过重要作用,犯颜直谏、不惜陈尸庙堂的耿介之臣是层出不穷,然而受到的酷刑也是当代人很难想像的。皇帝处罚言官,重的是杀戮并陈尸街头,次等的是长期监禁,在诏狱中受尽折磨,最幸运的是贬官削职,老死家乡,很少有人得以善终。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天空出现彗星,就下诏求直言,有位南京御史叫冯恩,他直言上疏,说天空出现了扫帚星,是不祥之兆,此举触怒了嘉靖帝,被捕关入诏狱,并差一点死于廷杖,最终发配广东雷州,从此他被流放十八年才遇赦回归乡里。

一疏带来十八年牢狱

冯恩直 言带来了八年的牢狱与流放生活,而沈束则因进谗遭监禁,也经历了长达十八年的牢狱之灾。这场悲剧发生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率大军进犯大同时,由浙江会稽人沈束提出的奏章触怒了嘉靖帝,被投入诏狱,不久后又被判为死罪,但最终因为一次偶然的情况获得释放。

长期监禁仍难以遏制言路

尽管使用廷杖和长期监禁来对待犯颜进谗者,但这并未能遏制他们的情绪和行动。在“大礼议”事件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针对忠诚守法者的打击,这些措施虽然造成了一定效果,却无法阻止那些真正相信自己责任的人继续前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愿意为了自己的信念付出生命。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海瑞的人物开始准备好棺材,以死来表达他的忠诚和反抗,这标志着一种新的抵抗精神正在形成。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