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东方朱姓靖康之耻后的归宿闯关东庄河定居图

0

在明朝末年,朱姓皇族为了躲避灭顶之灾,不得不改姓逃亡。据说,有一部分从东门逃出的朱氏后裔,流离失所至山东省海阳县的东记疃(今称东村)隐居落户,而另一些人则闯关东来到庄河定居。在青堆镇六吉屯,一座普通的小村庄,却有着非凡的历史故事,那里盛传着一种说法:该村的东姓居民是明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

最近,记者与庄河市文体局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访,并初步证实了这一说法。在六吉屯现有60多户居民,其中东姓居民占35户,他们都自豪地讲述自己的帝王血统。“这些事情都是我们老辈人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说我们的祖先姓朱,是明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68岁的东先生坚信不疑。

据研究,当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前,皇城里的朱姓贵族纷纷外逃。为了躲避被诛杀,他们无奈只好改姓:从东门出的人就叫“ 东”,从南门出的人就叫“南”,北门和西门也是一样。而李自成起义军攻城时,从西门进入,因此最少的是西名臣子。此时,从四个方向逃出的各支家族分别隐匿于不同地区,以免受到追杀。

到了清朝,这些改名后的家族成员逐渐生存繁衍下来。一部分散居于邢台大沙河间的一个小地方,而另一部分则前往山东省海阳县一个叫做“褡裢”的地点隐藏起来。这两个分支中的一支在清朝以后仍然保持其原来的身份,但另一支则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

近年来,在200年前,有些来自海阳县的一些家庭闯关东来到庄河,最终定居于青堆镇六吉屯。昨日,庄河市文体局文化科科长张德君表示经过调查考证,现在已初步确认此处确实存在朱元璋后裔:“我们发现凡是属于这类后裔,每逢节日期间一定要向四方祭拜,这种习俗可以作为判断他们是否为朱氏後人的重要依据。”

此外,我市文物考古专家通过走访调查,也证实当年的确有部分東姓居民從山东省海陽縣來到這裡。而相關文献記载显示,在明朝滅亡時,有一些後裔秘密改名、隱藏於山東地區,“这些线索和资料连续起来,可以初步证实青堆镇六吉屯的東籍居民是真實存在”。然而,最直接且具有說服力的證據還是在他們手中的族譜上,這份族谱记录了他们与大明王朝之间不可磨灭的情缘和血脉连接。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