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敷教(1554年-1610年),字以身,号玄台,南直隶常州府武进(今属江苏)人。作为明朝杰出的学者,他是著名思想家薛应旂的孙子。在少年时期,即十五岁便成为诸生,并在万历十七年的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
由于上书意见不合,被勒令回籍后,薛敷教继续在仕途上展现出他的才华和坚持。他被荐为凤翔教授,不久后又升任国子监助教。然而,在万历二十一年,因为支持星宿之变,被指控“朋谋乱政”而遭到谪职。
尽管如此,他在万历三十二年被召至东林书院讲学,这一决定成为了他的人生转折点,也使他成为著名的东林八君子之一。这些学者们以批评朝政、关心社会问题而闻名,他们对明朝晚期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其政治活动外,薛敷教也是一位严格要求自己的隐逸生活。他终身未接受过馈赠,只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粮,对待自己有极高的要求。在家乡隐居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保持了清正廉明的品行,并且与顾宪成兄弟、高攀龙等人一起在东林书院讲授儒术。
1610年去世后,他被追赠尚宝司丞的一职。这位坚定不移的人物,以其卓越的地位和深邃的思想,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