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40年,一群来自葡萄牙的冒险者踏上了穿越东方海域的旅程。他们从马六甲出发,经过泰国南部和柬埔寨,最终来到了当时对外界较为陌生的海南岛。
在明朝时期,海南是广东省的一部分,也是走私海商向东南亚摸索的重要起点。这里不仅是一个财务转运和战利品销售的中转站,还有许多船主通过这些活动致富,并拥有袭击西方商船的武力。
葡萄牙人注意到这些机会并开始了自己的探险。在一次与中国帆船交战中,他们展现了个人能力优势,在肉搏战中取得胜利。这次成功让他们更加渴望寻找更多机会。
随后,法利亚带领着一支队伍再次抵达海南岛西部昌化城附近。当时,他们目睹了40艘水师舰船以及更多用于贸易的小型民船,这些都是明朝海禁执行力度不足的一个象征。
在夜幕降临之际,一艘大型海盗帆船悄无声息地进入昌化江口。法利亚决定利用数量优势,对可疑目标进行夹击,最终成功俘虏了一艘装备西方武器的大型中国式帆船。
尽管失去了火力的优势,但葡萄牙人依靠近身肉搏技巧继续战斗。一周后,他们返回宁远河地区,又遭遇了两艘装备西方武器的中国式帆船。但由于自身火力不足,再次被对方轻易击败,法利亚不得不放弃追捕敌人的计划,并将2艘新获物资纳入己门,同时销毁一只状态较差的小艇。
这段经历虽然未能达到最初寻仇目的,却留下了一份关于16世纪早期历史上的隐秘记录——那些默默无闻但又充满活力的社会风貌,以及那些勇敢冒险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