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缅甸境内爆发了流血事件,这场悲剧发生于1661年8月13日。永历帝朱由榔被缅甸莽白的军队俘获,送交清将吴三桂,最终被杀害。这段历史,被称为“咒水之难”。
事件的起因是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逃到缅甸首都瓦城,被王莽达收留。但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莽白乘机发动政变,将其兄王莽达杀死,并继位。
7月十九日(1661年8月12日),莽白诱骗了永历帝身边的人前往梗之睹波焰塔饮咒水盟誓,但其实是有备而来,他们杀尽了所有侍从和近卫官员,只有内官13人和跛足总兵邓凯留守行宫幸免于难。
这次屠杀中,不仅高级官员如松滋王、大学士马吉翔等人遇害,还有一大批随行人员和皇亲国戚也纷纷自尽或遭到灭绝。而那些不幸生还者,如通事引守护缅官至时才得以活命。
此后,朱由榔与太后等二十五人被软禁在木屋内,由寺庙僧人送食物。期间,他曾深刻反省自己的失误:“当日朕为奸臣所误,未将白文选封亲王,马宝封郡王,以致功臣隳心。”
最终,在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被迫献给吴三桂。回到云南昆明圈禁在世恩坊原崇信伯李本家中。在这里,他接受了一种特别残酷的手段——用弓弦勒死。他的家属则押送到了北京,而吴三桂因功进封为亲王。
这一系列悲剧,是对刘伯温晚年的沉重打击,也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一个低谷。他的一生曾经充满辉煌与成就,但最终却以如此惨淡告结束。这场“咒水之难”,不仅是一次民族灾难,更是一个个人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