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16位帝王继承人梃击案缘由考究

0

在万历四十二年,福王朱常洵被安置于洛阳,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国本之争。然而,这并未改善皇太子朱常洛的处境。明神宗对他漠不关心,慈庆宫缺乏守卫,宦官和宫女除了韩本用外,都表现出懒散。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朱常洛将一直维持这种状态。但是在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日,一名叫张差的人闯入慈庆宫,用藏在袖中的枣木梃打伤几个晒太阳的老宦官。这起事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梃击案的爆发。

经过几天审理,由胡士相、劳永嘉等人主审后,他们准备依照法律将张差斩决。然而,在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擅自审问张差后,他供出了受人指使闯入慈庆宫的情形。此时,不同派系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因为李外父、马三舅与郑贵妃有亲属关系,而庞姓宦官、刘姓宦官与郑贵妃有密切关系,因此他们可能是幕后的黑手之一。

随着更多证据浮出水面,一起关于穿黑色夜行衣刺客被封闭在慈庆宫外墙内的问题也被重新调查,这增加了对郑贵妃身份的怀疑。然而,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能够直接指向她作为幕后的黑手。

最奇怪的是,当时负责主审此案的人员,以及东林党成员都没有要求让张差当面指证庞保和刘成,这两个人物似乎是真正幕后的关键。如果这一环节得到解决,那么就可以确定郑贵妃为真凶,并且会给东林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这会导致齐楚浙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从而削弱明神宗的地位。

由于这些原因,没有任何一方愿意推动这个方向,因此梃击案陷入僵局。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神宗终于介入,并通过孙承宗(一个东林党成员)提出建议,以解决这一问题。孙承宗表示,将事情定性为“事关东宫,不可不问;事连(郑)贵妃,不可深问”,这意味着东林党放弃了追查真凶,只要能平息矛盾即可。而最终结果就是,对梃击案幕后黑手的追查不了了之。这场政治斗争中,每个人都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达到目的,而真相则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