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初年的征程中,刘邦虽然最终成功统一了天下,但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于秦朝时期,那些辉煌的疆域已经缩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方匈奴国,在冒顿单于的英明领导下,不仅吞并了东胡,还扩张至黄河以西地区,将月氏和乌孙赶出了这片土地,使得大部分西域国家被迫臣服于其统治之下。
向南,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却在平城附近遭遇匈奴军队围攻七天才勉强突围。这一系列事件凸显了汉朝对抗匈奴缺乏足够实力的现实。因此,只能采取“和亲”政策,将皇族女子或民女送往匈奴,以此作为维持边境稳定的策略。但即便如此,匈奴依旧不忘侵扰汉朝边疆,其部族驻地距长安仅700里,一旦轻骑兵行动,即可迅速到达首都。
东南地区原闽中郡境内的越人君长趁秦末之乱恢复独立,并且协助汉室。在公元前202年,无诸被立为闽越王,在福建以闽江下游为中心建立了闽越国。而在公元前192年,又封勾践后人的摇为东海王,都设于东瓯(今浙江温州市),实际上两国虽表面归顺汉朝,却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力。
岭南地区则由赵佗掌控,他起初担任龙川县令,后代理南海郡尉。在秦亡后的混乱局势中,他自立为南越王,并将领土扩展至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大致达到巴江流域附近。在公元前196年,陆贾出使南越,最终赵佗接受封号,但仍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独立地位。而在西南省份,如云贵高原行政机构撤退至四川盆地,这也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恢复的地方。
综上所述,西汉初年的疆域虽然缩小,但通过外交手段与各民族结盟,以及内部政治稳定,为未来开拓新的篇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