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宋朝皇帝为何称作官家这名号源自唐宋八大家之中有几位是宋朝的巨擘世人敬仰至深

0

在古代,皇帝被称作“官家”,这源自唐宋八大家之中有几位是宋朝的巨擘,他们的文采和才华让后世敬仰。这种称谓最早见于《晋书·石季龙载纪》,其中提到:“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随着宋朝皇权下降、文臣和庶民地位提高,这种称呼得以流行。

宋朝的继承者们为了表达与百官共同治理天下的意愿,也未改变“官家”这一称谓。科举制度的推行后,庶民阶层向上流动,“官家”这一世俗称谓逐渐普及。

唐末藩镇割据时期,由于连年战乱,中原地区更替五朝八姓十三君,一些强大的军阀可以轻易自立为王。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子”的概念变得泛滥不再神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君权神授”的观念开始动摇。

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并用“杯酒释兵权”收回权力,这些手段虽然有些轻巧,但要想让手下的兄弟信服,他别无选择,只能表现出宽仁大度来。

二、世俗称谓的流行

除了指代皇帝,“官家”一词还广泛应用在民间,有时候用来尊稱达官贵人,有时候用来尊稱公婆。在《野客丛书》中,就记载了媳妇对翁姑说:“您就是我们说的‘官家’。”从本义来说,“官家”可以代指三大类人:一是皇帝;二是当官的人;三是公婆。当它指代皇帝时,与正式场合中的“皇上”区别在于前者为普通叫法,而后者为敬语,用途也不同。

两宋时期,大批文人通过科举选拔入仕,这使得文臣的地位得到提升,更自然地使用了对皇帝的这种常见呼号。此外,《湘山野史》记载了一次李仲容因喝醉而要求撤走大号酒器的事,当时他说:“请‘officials at home’(即‘officeholders, officials or the emperor’s courtiers and ministers’, 指的是政府高级职员或宫廷人员)把大号酒器撤走。”

然而真正原因其实很简单:人们习惯性地将天子誉为“officials at home”。赵匡胤最初因为迫于情势才自居此名,其后的君主虽然有些不甘心,但只能顺应这个现状。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