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赵昀:历史上的第十四位皇帝简介
赵昀,字与莒,后改名贵诚,以沂王嗣子封号,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南宋第五位皇帝。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
早年经历
赵昀的父亲是当地小官,一家人生活得相对普通。六岁时失去父母,他和弟弟被寄养在全保长家中。在那里,他遇到了余天锡,这个宦官将他推荐给史弥远,被史弥远看中并推荐给了宋宁宗,最终成为沂王的继承人。
登基与统治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驾崩,史弥远拥立赵昀为新帝,改名为理宗。他在权相控制下初期对政务不闻不问,但后来亲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被称作“端平更化”。
联蒙灭金
面对金朝威胁,南宋内部意见分歧,有主张联蒙灭金的,也有主张维持现状。最终,在绍定五年的冬季,与蒙古达成联合协议,并派兵攻克蔡州导致金哀宗自缢而死,从而结束了金朝的存在。但是在进军河南时因粮饷不足及战略失误导致失败,使得战争全面爆发,对国力造成严重损害。
晚年乱政
晚年的赵昀沉迷声色荒淫无道,而朝政逐渐落入奸臣手中,如阎贵妃、丁大全等,他们结党营私干预朝政陷害忠良。最终,在病重之际,没有任何医生愿意为他治疗,最终驾崩。
评价与陵墓
由于他的统治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因此没有获得特别高的评价。他去世后,其子无嗣,只好由侄子继承 throne. 最后的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为理宗,并葬于永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