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隋朝宗室,也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他的母亲是皇后萧氏。杨昭出生于大兴宫,是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的孩子。他最初被封为河南王,后来改封为晋王。在仁寿元年的正月十三日,他又被授予内史令和左卫大将军的职位。
在仁寿四年的时候,杨昭被任命为雍州牧,并且在这时期,他的祖父隋文帝去世了,父亲杨广继承了皇位。在十一月初三日,隋炀帝巡幸洛阳宫时,他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到了大业元年的一月初五日,隋炀帝正式立他为皇太子。
关于杨昭的性格,有记载显示他有武力,可以拉强弓,同时他也是个谦和的人,不轻易发怒,而且生活节俭朴素。他对待臣下的态度也非常尊重,对于老人尤其关心,在逢年过节时都会给予恩赐。
然而,大业二年的七月二十二日,杨昭因病去世,只有23岁。当时他的身体因为胖而容易生病,加上多次请求留下来却未能得到允许,最终导致了他的早逝。随后,他被追谥“元德”,并且由内史侍郎虞世基撰写哀策文来悼念他。此外,在义宁元年的某一时间,其子代王杨侑即位后,又追谥他为孝成皇帝,并以庙号世宗来纪念。
历史评价中对于杨昭提到:“天生长者”,魏徵等《隋书》中的记载表明:“元德太子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李延寿《北史》则写道:“元德谨重,有君人之量。”
至于家庭成员方面,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们知道他的妻妾包括崔氏、韦氏以及两位刘良娣,她们各自分别与不同的儿子结婚。而最著名的是他们三个儿子的情况:越王杨侗、代王楷(即恭帝)和燕王倓,他们都曾作为亲王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