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字德基,东京汴梁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在靖康之变后,他被迫逃至南方,即位为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之主,并建立了南宋。在位期间,他既任用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如岳飞、韩世忠,又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一味求和,最终导致处死岳飞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他以“倦勤”为由传位于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并自称太上皇帝。晚年的生活中,他虽然不再问朝政,但仍干预一些政事。他在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去世于临安行在的德寿宫时,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其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作为一名政治家与军事指挥官,赵构面对外患与内忧,不断调整策略,以维护国家统治。尽管他的政策引起了争议,但他依然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人物。他精通书法尤其擅长真、行、草书,对笔法有独到的见解,因此留下了一些著名的墨迹作品,如《洛神赋》(草书)。这些艺术成就证明了他不仅是政治上的领导者,也是文化上的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