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犹如沉睡的大海是否曾被无情的手挖掘过

0

李世民陵墓迄今未遭开挖,但其陵寝已多次遭盗,昭陵中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则有两块被贩至美国,余留西安碑林博物馆。部分宝藏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国家紧急转移。一度流传甚广的唐代皇家珍宝,如今大多数文物得以保存,在昭陵博物馆中展现了当时经济与文化繁荣的一面。

延伸阅读:唐太宗曾提倡俭朴葬制,以山为陵,不需建坟。文德皇后之死便葬于昭灵宫。关于此制度背后的原因,可从十一月文德皇后下葬后,唐太宗撰写并刻石的碑文看:“天子视天下如家何必将珍宝置于墓中?因九嵕山成陵,无金玉、人马、器皿,只以土木构筑形象,以免盗贼心生轻易。”这里所谓因山为陵,不藏金玉,或许不仅是为了俭朴,更重要的是为了使盗贼无机可图。此前虞世南就曾对唐太宗提出过见解:“自古及今,无一不受掘之亡。”因此,唐初采取以山为陵策略,其本意在于利用自然景观和防止盗掘而已。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