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北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文化背景而闻名。出生于吴地,但祖籍太原,他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五世祖即为宋初著名将领米信,而他的母亲则是宋英宗赵曙皇后的乳娘。
米芾在政治上担任过校书郎、书画博士和礼部员外郎,并且以其精湛的手笔在诗歌和书法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擅长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并能够模仿古人之作,使得真假难辨。在学习上,他师承了欧阳洵、柳公权之后,又转向王羲之和王献之学习,融合了不同的风格,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具有创造性的写法。
米芾不仅在书法领域内享有盛誉,在绘画方面也非常擅长尤其是水墨山水题材。他以点染手法描绘江南山水景色,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烟云风雨间变幻莫测的情境。因此他被尊称为“米氏云山”。
传世作品包括《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等,其中《蜀素帖》尤为珍贵,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而他的著作如《山林集》(已佚失)以及对书画理论的探讨,如《宝章待访录》,至今仍然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
《宋史》的记载显示,当徽宗看到米芾所写的一篇文章,就命他再次重写,结果他只用一挥大笔就完成了全文,对于徽宗来说,这样的速度与准确性简直令人震惊。此事令徽宗赞叹不已,将此作为一种超凡脱俗的手艺展示出来。而最终,公元1107年,在享年57岁时,米芾离我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