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元代文学与学术的杰出代表,他的家族自南宋时期就以文化素养著称。虞集于1272年出生于湖南衡阳,早年因战乱随父迁居江西崇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从3岁起便能够阅读书籍,并在4岁时开始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作品。随后他师从理学家吴澄,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元朝统一全国后,虞集先在江西担任教书职务,然后被召至大都担任儒学教授。他不仅是优秀的教师,也是一位深受皇帝赏识的人物。他曾多次上书提议学校教育改革,其见解深刻而富有洞察力。
在泰定帝和文宗两位皇帝时期,虞集分别担任翰林直学士和奎章阁侍书学士。他参与编纂《经世大典》,这是一部系统记录中国历史、制度和知识的大型文献项目。虽然他因为眼疾未能继续留在京城,但他的贡献仍然被高度评价。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土地利用和防洪措施,这些主张虽然未能立即实施,但其思想对后来的政策制定产生了影响。
最后,在1348年的5月23日(6月20日),虞集病逝于家乡崇仁县。他被谥为“文靖”,并追赠官职,是对其一生的伟大贡献的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