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杨斯盛导弹在社会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0

杨斯盛:近代建筑营造业的一代宗师

杨斯盛,字锦春,小名阿毛,是上海川沙八团乡青墩(现蔡路乡)杨家宅人。父母早逝,家境贫寒,他十三岁到上海习泥水匠技艺。在海关及西人住所从事房屋修建,熟悉西方近代建筑技术。能操英语,识欧美人甚多,与英商公平洋行大班阿摩尔思关系密切,为其建造缫丝厂,积累资本。

1880年创设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性质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他热心帮助同业,为同业所敬重。王发记营造厂承建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为上海首幢安装电梯的砖木结构房屋,建筑难度高,杨毅然为王发记担保,并帮其解决了地基倾斜的技术难题。

1891年,当局计划翻造成庙宇式的旧海关署屋新海关为一幢三层建筑,其设计引起争议,但独有勇气应标成功落成于1893年。英商爱尔德洋行慕名聘其为打样间负责人。

1894至1895年间,他主持重修“鲁班殿”,并于1898筹建水木工业公所,但因同业意见不合未能完成。1906再次邀集同业提出公所宗旨,并请教育家黄炎培莅会演说,以培养建筑人才。但在会上他病情恶化,最终被推荐为水木工业公所领袖董事。

除了在建筑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外,杨斯盛也热心于教育事业。在1903捐款助黄炎培筹建川沙小学,并资助黄东渡日本避难。在教育救国思想影响下,他于1904创建广明小学、广明师范讲习所;次年购地64亩起建校舍,即后来的浦东中学。他几乎倾尽全部家产支持学校,被誉为“毁家兴学”。

此外,他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浦东地区土地占有者争相售与洋商时,有识之士商议开办义塾,由他出资设立浦东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和第三附属小学,以及创办了斯盛小学和斯盛中学。此外,还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办夜校,以促进更多贫苦大众接受教育和传播思想。

尽管身体多病,最终在1908年5月29日去世,但他的遗嘱确保学校独立发展,使得浦东中学成为一个著名的私立学校,被胡适先生称赞:“毁家兴学”的事迹让他成为一位永垂不朽的人物。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