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国宗教理解之难与和璧隋珠交相辉映

0

中国宗教理解之难,犹如璧玉隋珠交相辉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命运,被迫打开国门,与外界进行交流与对话。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被赋予了一种“被异化”的意识,这种意识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开始解脱。

然而,这段时间内,我们仍然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我们对宗教持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它既是传统的一部分,又受到现代社会的挑战和批判。我们的宗教问题不仅是文化认同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国际关系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如何看待中国宗教理解的难度。这一难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无宗教”的观念仍然存在,这使得我们对宗教持有偏见和疑虑。我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更高级,不需要宗教。但这忽略了人类普遍性的需求,即精神上的慰藉和超越现实生活的手段。

其次,许多人将宗教视为“落后文化”,认为它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符。这导致了对宗教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困难,因为它们被视为不可接纳、不可融入现代文明中的元素。

最后,在国际上,对于西方国家使用宗教作为批评中国或指责中国的手段,我们感到非常敏感。这使得我们对于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都保持警惕,而这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内部态度,使得我们更加怀疑、防范、排拒和不信任任何形式的外来思想或价值观念。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它们需要一个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需要跨越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等多个层面。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既要回归到自己的传统又要适应全球化;既要保护自己的信仰又要接受世界各地的人类经验和智慧。而这一切都需通过一个平衡而包容的心态去实现。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