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豫剧红灯记金不换的传奇

0

金不换,男,豫剧丑角。原名金振秀。出生于河南省封丘县的古老土地上,一九六七年农历丁未年,他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迎来了自己的诞生。在那座红色的土砖房子里,他与艺术的缘分便悄然开始了。他毕业于鹤壁市戏曲训练班,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时代。1985年的春天,他踏入了职业演艺的殿堂,被分配到了鹤壁市豫剧团,在这里他遇见了他的师傅——牛得草,这位著名的豫剧丑角,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他的精神导师。

牛得草对待学生极为严格,但也异常关怀。他发现金振秀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老师的话语如同甘露般吸收。他深受老师影响,从而获得了一份无价之宝——一颗坚定不移追求艺术真谛的心。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中,牛得草给予了他一个名字:金不换。这名字背后,是对他未来能够成为一名不可替代、独树一帜的优秀演员的一种预言。

十三年如一日,他们共度时光。在这段时间里,金不换紧跟在老师身后,无论是早晨第一缕阳光还是夜晚最后一点灯火,都能看到他们共同努力的情景。当牛得草离世时,金不换失去了生命中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继承了一份无法以物品形式展现出来但却比黄金更珍贵的心灵财富——遗产。

《七品芝麻官》成了他的看家戏,这也是他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这部作品在他的口中化作活生生的节目,每一次表演都像是在向观众展示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与忠诚。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己的表演技巧,用自己的声音和面容来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为观众带去不同的心情体验。

《十八扯》,这部作品成为了他另一张翅膀,它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它既展现出了作为丑角演员所必须拥有的基本功,又融合了模仿与发挥,使其成为了一场视听盛宴。不仅如此,《穆桂英挂帅》的经典唱段也是他模仿得淋漓尽致,让人忘记这是一个人工制造出的声响,而是当下的自然流露。

1999年的春天,当竞选“第十七届梅花奖”时,他拜倒在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京昆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的钮骠先生脚下,并最终荣获此殊荣。而2000年,那个小小的人民共和国将这一荣誉赐予了他,让世界知道这个来自河南的小伙子已经站稳脚跟。

随后的几年里,他继续走上了舞台,用心去感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笑容,或悲伤或喜悦都被捕捉并传递给观众。在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中,他以优雅脱俗的声音诠释角色,不仅赢得了观众青睐,也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现在,在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担任团长职务的时候回望过去,那些经历那些教训,那些汗水和泪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洋,是不是才真正地体现了一颗成功者的内核?也许答案只有你我才能明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有梦想,就没有不能跨越的地平线,只要有勇气,就没有不能实现的事业。而对于这些事业性的追求者来说,即使黄金再多,也难以买到他们那无可取代的心灵力量。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