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下,王世充凭借其智谋和军事才能,一度崛起成为重要的势力。他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王世充本名支颓耨,是西域胡人,在新丰寄居。他祖父早逝,他父亲改嫁到霸城王家,因此他改姓为王。自幼便喜好经史、兵法,对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也有研究。他曾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又被提拔为江都丞兼宫监,深得隋炀帝信任。
在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期间,杨玄感起义于东都洛阳,各地响应者不少。王世充则利用这次机会结交英雄豪杰,广泛收买人心,并通过曲解法律释放犯罪坐牢的人,以显示私恩。此举助他建立了一定的力量基础。
随后,他与吐万绪、鱼俱罗等将领共同平定了吴郡的叛军刘元进及朱燮之乱。在此过程中,他展现出良好的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但也未能逃脱背信弃义的行为,最终坑杀投降者数万人。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齐郡义军孟让率众攻打州郡,被王世充以五道营栅抵御,最终击败孟让的大军。这一胜利加强了他的威望,同时也使他获得了更多的地位和权力。
然而,当突厥围困雁门时,王世充带领江都全部人马赴救国难,其忠诚与勇敢赢得了隋炀帝更大的信任。在随后的战斗中,他继续证明自己的能力,为朝廷效力。
但当瓦岗军李密攻击东都洛阳时,由于薛世雄被河北起义窦建德所杀而阵亡,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援救行动失败。最终,在李密多次击败守军后,洛阳求救无门,只能向江都求援。而当时正是宇文化及在江都叛乱并弑君的情况下,这一切看似不太可能成功。但是,即便如此,也有着一部分希望——即用笼络李密来对付宇文化及,让两股叛军相互消耗,从而趁机反攻。这一策略虽然冒险,但也体现出了元文都对国家大局考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