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波,一个生于山东烟台的男人,他拥有着一副洪亮的嗓音,从小就对京剧情有独钟,在青春时期成为了一名热衷于京剧票友的人物,在当地票界小有知名度。然而,由于家庭世代读书的传统,解放前他曾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在二十九岁的时候毅然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他正式成为了一个专业演员,并且拜师学习于京剧大师金少山、侯喜瑞等人,以花脸这一角色为主要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他甚至自组了一支联谊京剧团,与包括奚啸伯、宋德珠、赵燕侠、李万春、罗蕙兰、贯盛习、郭少衡和李金声等众多艺术家的合作,为观众带来了诸如《铡美案》、《大探二》、《遇皇后》、《打龙袍》、《御果园》、《锁五龙》、《牧虎关》、《姚期》和《白良关》的经典剧目。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期间,他以其非凡的表演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1952年,张金波参与了一场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慰问演出的特别活动,这次经历不仅让他受到表彰,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心灵。他在1964年的新编京剧作品《追鱼》(由赵燕侠等名家排练)中饰演真包公这一角色,此戏曾被邀请给周恩来及其他中央领导以及国际友人观看表演。
关于“金少山将戏衣卖给张金波”的说法纯属误传,其实是由一位热爱京剧并支持他的朋友(当时是一位天津机械制造业实业家的戏迷),赞助给予他的。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张金波都未再踏上舞台,而只留下了部分精彩瞬间照片,没有留下任何声音资料,这也是他生活中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