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作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湖北省襄阳市书协成员,他也是一名全国公安书协会员,并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担任班委。目前,他在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工作。
他的作品曾入展于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湖北省首届书法展、中韩书法第十七次巡展等多个重要活动,并获得了“中国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和中国公务员大赛金奖。他还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及多家文博单位收藏,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或集体展览。
2014年,被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称号。著名学者刘洪彪评价说:“马武小我同辈,但与我并列入选全国第五至六届中青展,是同时出道的‘同道’。”他不仅有着显赫的成就,还不断追求更高水平,主动离家到京城学习,以便参加刘洪彪教授开设的草書高研班。
对于这样的学员,刘洪彪老师是视为师友相处的人。他发现马武近期变得更加平和文雅,其字迹松驰精致,如同宋代傅察所说的“悠然得佳趣”。这正是我自己的追求,也是我对学员的期待。
我的观点:
(一)不同于写字的是深情表达
書寫是對漢字內容與意境深度理解與呈現,而寫字僅僅是記錄或傳達事物,不需感性表達。這兩種概念容易混淆,有些人誤導民眾,這需要大量知識儲備與長期臨摹訓練。
(二)敬畏漢字精神不可忽視
漢字創造了獨特書藝,它們承載著民族智慧與美德。在新形勢下,書法功能減少,但對於漢字仍需保持敬畏心態,不可打著創新幌子亵渎。
(三)臨摹為書家的必經路程
古碑帖臨習是學習優秀文化藝術過程,也是向古人學習。我認為,只有真切臨摹才能掌握技巧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取精用宏。
(四)書法魅力所在
我思考過我的作品能給欣賞者帶來什麼?今日功用的消退,我們怎樣以什麼去感染欣賞者?答案是在於內容與筆墨表現。我始終堅持這個方向,因為只有內容與筆墨合一才會讓欣賞者通過内容·笔墨·表现机理等因素產生審美體驗。
(五)速度快慢相對而言
書寫速度快慢差異存在,但快有其優點慢也有其道理。在技術上快速則潇洒痛快;緩慢則沉穆文靜。而是否恰當則由轨迹形态決定,即使疾如闪电但痕迹完整調和亦可稱中规矩;反之虽缓如蜗牛但呈现残破则即为"疾势"。
(六)無捷径成才路途漫长艱辛
馬家的成長过程漫長且艱辛,没有捷径,一位好書家不僅要有一技之俠,更要修養端莊且渊博學識。一位善良修養充足、高尚品格的人,其文字才華雖佳,也難免受歡迎。但一個品行敗壞的人,你會掛起他的文章嗎?因此,在技術到了一定階段,一個人的知名度依賴於他如何待人處世,而不是單純於「字里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