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庐剧音乐的传人,却在黄梅戏中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他的家乡,从小就沐浴在庐剧的音符中长大,他那独特的二胡旋律,在1958年考入安徽省艺校时,被誉为“良宵”,开启了他对庐剧音乐深邃了解和热爱之旅。三年后,他不仅学会了作曲,更是坚持不懈地投身于这门艺术,而学校却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让他转而成为一名教师。
然而,当时机未到,学校领导以留下种子为由,将他留校继续教学。这段时间里,尽管没有机会施展拳脚,但这份种子终于在1993年的新班级中得到了发芽。在此期间,他开始学习黄梅戏,不断探索两种不同的音乐世界,最终决定将精力全力投入其中。他通过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与老师共同记谱,这样的方式让他的进步迅速超越同龄人,最终成为了该校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创作者之一。
从事戏曲音乐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有时候会遇到写作无效的情形,一直持续数日。但每当完成作品,并听到演员录音后的回响,那份满足感即便无法用言语描述也难以掩盖。他的一生分为三部分:教育、创作和研究,其中教书工作一直伴随着他,如今虽然退休依然忙碌;创作方面,不仅有多部电视剧和舞台剧,还有60多部教学剧目;研究则包括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等。
作为一个65岁高龄的艺术家,徐代泉仍旧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对于黄梅戲音樂電視劇中的《桃花扇》、《半把剪刀》等作品都有所贡献,是一位被世人敬仰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