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历史的长河里,朱家溍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文物收藏家,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探索。从1941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到后来的故宫博物院工作,再到工艺美术学院兼课和梅兰芳艺术顾问,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地深耕浅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里,朱家溍仍旧留在故宫工作,不断升迁至研究员,并且开始了教学工作。他曾受北大哲学系约请,为美国研究人员指导博士论文,同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旅游学院、香港大学讲课。这份知识的传递,让他的影响力远超边界。
除了这些专业领域之外,京剧也是朱家溍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早年跟随杨小楼先生学习戏曲,在1988年的纪念会上,他以彩墨登场表演《长坂坡》和《青石山》,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翁偶虹看来,“家溍兄幼即嗜剧”,尤其喜爱金戈铁马之声,将鼙鼓将帅之作融入自身,以身躯颀伟、歌喉爽锐著称。即便到了73岁高龄,他依然扎实可靠,一刀一个,对武戏有着非凡的掌握力。
1995至2000年间,他以80岁高龄,又一次登台扮演昆剧和京剧中的武戏,如《单刀会》、《浣沙记》、《鸣凤记》、《铁冠图》、《卸甲封王》,以及京剧中的《连环套》、《湘江会》,博得了众人的赞誉。他的生命轨迹,就像一部丰富多彩的小说,每个章节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