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刘醒民如同画家忘记挥笔周总理的微笑被镜头之盖掩藏

0

在沂水县的1932年春夜,一个名字被永远烙印在历史的画卷上——刘醒民。这个时代,战争与革命交织成一幅复杂多变的图景,而刘醒民,用他的镜头捕捉了那个时代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

1948年,他第一次握住照相机,那是一次偶然,但又是命运的转折点。在那一年,他不仅拍下了周恩来总理的一生珍贵瞬间,还记录下了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史诗般场面,以及全国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小确幸。

“小八路”刘醒民最初学的是画抗日宣传画,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更适合摄影。当年的鲁中军区宣大分配给他的任务,是学习制作大字标语,如“抗战到底”、“日本帝国主义”。然而,这个机会让他认识到,照片可以比任何文字都要强烈地触动人心。

1949年春天,当刘邓大军向长江岸边进军时,刘醒民带着照相机,与其他战士一起抓拍每一个关键时刻。他用晒兰图法将底片夹入玻璃框里,一期期地晒出画报,这些画报不仅激发了部队文化生活,也增强了斗志。随后,在西南军区成立后,他创办《西南画报》,成为记录当时历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从解放郑州、开封到四川乐山,每一步都是他镜头下的见证。他跟随四十七师拍摄进军作战,从贵州到四川,再到重庆,最终建立起了一座由数千张照片构成的人类历史博物馆。这些照片,不仅保留着那些年代,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无限希望。

今天,我们回望过去,只能通过这些珍贵的图片去感受那段时间里的气息。而对于刘醒民来说,那一次忘记打开镜头盖的情形,不过是他漫长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而他的作品,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让我们穿越时空,看见那个年代真正发生的事情。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