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汉朝官场风云变革与巩固

3

汉朝官场风云:变革与巩固

当我们谈起汉朝,或许会想到茫茫一片往事——霸业未成,制度斗争、法家、儒家……不过依然可以从中找到那些颇有戏剧元素的政治宦海,那些久经考验的政制与变革。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几股在汉朝官场中交织、难辨的风云。

故事的开始要数汉初官僚制度的起源。汉初的郡县制、任用制度等塑造出了一个较为民主、色彩不浓的中国版“公仆”形象,然而后来五铢钱法的实施彻底颠覆了这种自治,形成了一种行政机构的独立性,在“吏治”和“官治”之间形成平衡的基础。

这种基础当然是出于实际需要,并不纯粹,因此很快出现了对这种制度的批评与挑战。在一代天骄——汉武帝的带领下,侯国改革开始了。按照改革方案,汉朝的诸侯王国被大部分废除,替之的是一种以三公九卿为中心的集中制度。这兴许是汉朝最有力的改革之一,然而不幸的是,从汉元帝时期开始,这种改革开始逆转——权力分散、地方化开始复现。总的来说,侯国改革在颇具深远意义的改革与雏鹤之间游走得有些凌乱,不过这也证明了中国古代制度变革的时代特点。

而到了西汉中后期,一种封建化趋势开始出现——如五官大夫制度、四门八达制度的出现,以及佐吏世卿之类的地方耆老出现在中央官场之中。某个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中华文明史上最大的确定性;然而,西汉时期同时也展现了无数种“异化”的面貌——比如以汉武帝时期的激进改革为思想基础的太学运动,以及汉成帝时期的“稷下学派”和宦官政治等等。

这种风云万变的官场上,让我们回到图景最清晰的一种政治运动——侯国改革。这个时期的风景,研究者们多年的观察总结之后可以得出这么几条经验——外部压力是改革最好的推手,然而内部支持是长期推进制度变革的最为关键因素;政治变革可以取得成就,但是不要指望它一劳永逸。总之,当我们思考中国古代的制度历史时,应当谨记——政治体制的寿命应当是有限的,它们,或许总也只能是经历变革、抗争、再变革的漫长征程。

下载本文zip文件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