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有儿子吗?商朝灭亡后他的儿子下场如何?
夏商时期,有两位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暴君,他们分别是夏桀和商纣王。这两个人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两人都是暴君!
作为之君,还是一个暴君,其下场可想而知。夏桀在位数十年就众叛亲离,商纣王亦是如此,两人的结局都是身死国灭。
和夏桀比起来,商纣王的残暴之名要大得多,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商纣王被妖狐妲己迷惑,杀比干掏心;将姬昌长子伯邑考剁成肉泥煮给姬昌吃;为满足妲己的好奇心直接剖开孕妇的肚子;制造了炮烙酷刑等等。
在真实的历史中,商纣王也是一个残暴之君,他天资聪颖、武力过人,在位期间将国家土地扩大了数倍,加强了国家实力,但是他是个好杀戮的君主,只为了更好的统治臣民,他所走的是一条充满血腥和杀戮的残暴之路。
商朝末年的箕子多次以仁德思想来规劝商纣王,但不听,最终箕子只得装疯卖傻,将国家推向灭亡。
牧野之战以后,大败归来的商纣王逃回朝歌,被周军直抵其境。自知大势已去,他登鹿台,用宝玉自尽于摘星楼前命终!
周军攻入朝歌城中,他们找到了尸体,并列数罪状象征性地用黄钺砍掉脑袋,还杀掉“祸国殃民”的妖姬妲己。
但他的儿子的下场又如何呢?
史记称其为禄父,是个幼时聪慧好学,有当年风采的人物。然而随着父亲死亡,一代霸主也随即覆没,这个曾经可能成为继承者的人物,却因家族覆灭而失去了前途。
周武王考虑到没有参与乱政,无辜者,所以分封诸侯时,让武庚继续管理余民于殷,让遗民欢喜。但这并不出于信任,而是一种政治手段,以防止叛乱,同时稳定新建立政权的情绪与支持群众心理,为自己树立合法性基础。
周武一死,由13岁少年成文公继位,由叔叔周公旦代掌国事务。不满此举且忌刻意独揽权力的管叔、蔡叔,便散布篡夺皇位传闻,更勾结武庚起兵反抗西周,从容应对或无从选择,或许只有拼搏才能生存,不拼则必遭迫害,这样的处境让人难以置信是否还能保持独立思考?
结果悲惨:失败被诛。此后,将原属于武庚的地盘及遗民迁至洛阳管教,“殷顽”四散分配。原本属于微子的宋国,以及康叔领下的旧都故址,则各自分别命运运行。
总结来说,即便面临无路可走的情况,也有人会选择坚持到底,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为环境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获得不同的结果。而对于那些像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些人物们来说,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他们生命故事中的不可磨灭的一笔。
最后,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什么呢?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不轻易屈服于外界压力。
在逆境面前,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世界做斗争,而不是默默承受。
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对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希望总会指引我们找到光明的一片天空。
最后的胜利往往来自于不断努力,不懈追求,可以说这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学习的一个道理。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