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戏剧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遗失了古代剧本。古代戏剧用梵语和俗语写成,通常在宫廷中表演。12世纪以后,梵语古典文学衰落,与之同时,戏剧也逐渐消亡。18世纪下半叶后,在各地文学中,戏剧才逐渐复苏。
最早的现存梵文剧本是1到2世纪佛教诗人马鸣所著的三部残篇,这些作品证明当时的古典梵语戏剧已经达到了一定成熟的地步。学者们对于印度戏曲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它来源于《梨俱吠陀》中的“对话诗”,也有认为它来源于吠陀时代宫廷弄臣、两大史诗或希腊悲喜劇等。
古典梵语戲劇的一般艺术特點是:使用韻律多樣且混合使用各种語言;包含開場詩和序曲;每幕可以自由變換地點和時間;角色中包括丑角以增加喜劇效果;結尾通常以「大團圓」收場。
從7世紀開始,這種戲劇開始僵化並走向衰落,以至於到了12世紀,它們幾乎不再被視為主要戲劇形式。在這段時間內,一些重要人物如跋娑、首陀罗迦、迦梨陀娑、戒日王等對戲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創作了許多經典作品,如《摩罗维迦和火友王》、《优哩婆湿》、《沙恭达罗》,以及其他許多描寫宮廷生活與愛情故事的小說。
隨著時代進展,新興的地方語言戲曲開始取代傳統的梵語戲曲,其中泰米尔語戲曲尤其受到重視,它在南印度地區發展出了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具有濃厚的人間味道。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由於西方文化對東方藝術形式影響深遠,泰米爾語戲曲經歷了一次重大變革,不僅藝術形式得到了改善,也培養出了一批專業演員與導演。此外,一些先驅如桑格拉达斯·斯瓦米格尔(Sangiliyan Swaminatha Iyer)和桑班达牟达里亚尔(Subramanya Bharathyar)對當時泰米爾話體裁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他們創造了大量富有教育意義又充滿熱情歌舞表現力的作品,如《阿贝曼尤·孙达丽》(Abhimanyu-Sundari)、《烈女苏罗萨娜》(Sarojini)、《瓦丽出嫁》(Valmiki-Pratibha)等,這些都成為後來泰米尔話体裁發展的一個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