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年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1637年与世长辞。明代书画家、鉴赏家兼理论家,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有“董华亭”之称。他在万历进士及第后,被授予编修职位,最终官至礼部尚书,并受封太子太保,谥文敏。
他的才华横溢,对名理好谈,又精通书画鉴赏。书法上,他深受颜真卿影响,同时融合魏晋唐宋诸多流派的精髓,使其风格独具一格。在行书方面,他展现出古淡潇洒的气质;楷书则具有颜真卿所特有的率真韵味;草書則結合了怀素《爭座位》、《祭侄稿》的靈活與米芾跌宕不羁的風貌。
他被誉为明末四大書家之一,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齐名,对明末清初書風產生了深远影響。董其昌以禪論畫,並區分為「南北宗」,強調「南宗」為文人正脈。他自稱作畫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後來成為藝術界的一種信條。
他留下的作品眾多,如《雲山小隱圖》卷藏於故宮博物院,《遙山泼翠圖》轴藏於上海博物馆等。此外,还有《論畫冊》、《唐人詩卷》、《琵琶行詩卷》、《前後赤壁赋冊》,其中《前後赤壁赋》,是一幅紙本墨迹,全長101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5幅,每幅尺寸均為27.4厘米寬18.8厘米,由此可見董氏筆力雄厚而又随和自然,不强求繁复,而是追求简约个性化。
细观其书法结体宽绰取颜真卿布白而不强作恢弘,笔势潇洒随意取米芾奇宕潇散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这一点难能可贵的是,董氏始终如一地表现出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没有出现学步陋习,以其实践证明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特点。